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院首页

学院新闻
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文学院承办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中文新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作者:   时间:2024-12-02   点击数:

12月1日,重庆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中文新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重庆三峡学院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中文新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主办,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承办。教指委主任委员王本朝、副主任委员董天策、李文平等二十多人出席大会。会议分四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为会议开幕式,由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院长李俊教授主持。

重庆三峡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良伟教授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重庆三峡学院近年来的办学成效,他并表示,教指委的指导有利于我校积极把握和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变革,加快推动我校的高水平发展。

教指委主任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发表讲话。他以袁家军书记的讲话为切入点,强调新时代需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建设教育强国添砖加瓦。讲话中,他还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指出中文、新传专业面临的新挑战,各高校应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借助重庆教育优势,推动教育改革,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做出贡献。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院长李俊教授对各位教指委委员莅临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指导工作致以谢忱,他并希望在教指委的指导下,市内各高校中文类专业建设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第二阶段为主题报告会,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学术院长周文德教授主持。

王本朝教授强调,在数字化背景下,中文专业需主动升级迭代以适应国家需求,应从实践性、应用性及国家需要三个方面推动中文专业的变革与创新。他建议在“新文科”背景下,市内各高校文学、新闻类学院应强化专业与学科建设,并以温州大学为例,主张要进一步夯实学生中文素养,培育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董天策教授针对新闻传播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重庆新传专业虽发展态势良好但与顶尖院校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强调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专业水平的关键所在,需引进与人工智能新技术发展相匹配的教师,特别是具备人工智能背景的专业人才。市内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以强化师资力量。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重庆师范大学李文平教授做了题为“中文学科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发言。他认为随着AI技术的发展,高校中文学科的发展面临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夯实学生的学术功底,并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中文素养。

重庆三峡学院副校长郭作飞教授就中文学科专业建设做了交流发言。他针对中文学科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认为专业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确保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同步推进。他以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式为例,总结出“职前职后一体化”以及“本硕(博)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职业技能娴熟,符合行业标准”的中文人才。

教指委副主任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张春泉教授就近两年教指委工作总结、经费使用情况以及未来工作规划进行了汇报。他强调,教指委需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通过加强专业合作、校际合作以及区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共同促进市内各高校中文新传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第三阶段为自由讨论,仍由周文德教授主持。

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功军教授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高校应积极拥抱智能技术,推行“反智化培养”。高等教育应避免单一化和浅薄化倾向,而应培养学生敢于去写、敢于去读。

重庆文理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天福教授指出,中文系正面临一种“忧郁”情绪,并强调了新文科背景下教学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他以重庆文理学院实行的“千分之三”淘汰制等措施为例,主张高等教育应利用数字提质增效,以实现教育部倡导的“四个回归”。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执行院长凌孟华教授提出了关于人才培养的困惑,并强调了在博士点建设中强化师资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他指出,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应更加注重培养师范生板书技能和专业基本素养。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廖宇翃副教授以该学院通过建立“工作坊”及开展“传、帮、带”活动为例,展示了他们在优化教学方法、调整专业方向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依托范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引领思政课程与全媒体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促进网络文学与创意写作的有机整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李红秀教授就“研究生导师满意度的调查”进行了研究分享。该研究发现,研究生普遍期望得到导师在专业成长方面的深入指导。这一发现提示了市内各高校应对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互动模式进行深入反思。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孟育耀副教授提出,该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涵盖学科一体化、产教融合、建设创新基地、师资力量提升、内外部培养相结合以及数字化建设等方面。这些措施显著提高了教学水平,为重庆市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传播学系主任韩敏教授指出了西南大学新传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建议加强出版专业博士点的申请工作。同时,他提到学院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新闻学等三个专业选修课程之间的融通。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唐建强副教授指出,民办高校应依托其自身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技能水平。

第四阶段为会议闭幕式,由教指委委员、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李芹燕教授主持,凌孟华教授代表2025年年会承办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作了表态发言,并由郭作飞副校长致闭幕词,郭校长表示,市内各高校要在重庆市高校中文新传类专业教指委的带领下,加强学科建设,强化资源共享,为中国教育事业贡献重庆声音与重庆力量。

文:王立军

图:聂毓烜

地址:博学楼3栋4楼    

电话:党政办公室58102204;学生工作办公室58102360;

学科秘书办公室58105613;教学秘书办公室58105613

版权所有:重庆三峡学院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二段780号 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电话:023-58102204/58130601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