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院系简介

学院历史肇始于1956年。分别于1994年、2014年、2018年开始举办本科、研究生、留学生教育,是学校最早举办相关教育的二级单位,目前学院有本科生1100余人,研究生近300人。

学院所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201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点。学院分别于2014年、2015年开始招收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

学院所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重庆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本专业有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历年招生均为第一志愿满额录取,在2024年软科全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排名中,位次为川渝地区同类高校首位。

师资力量方面,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50%,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突出,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为学院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学院现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语言文学)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万州区青年拔尖人才、学校学术带头人等20余人;另有外聘兼职教师19名。优良的师资储备,为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及留学生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院拥有完备的专业资料室、技能实训室等硬件设施,能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提供有力的条件保障。

作为学校教学科研重镇,近年来,学院获重庆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5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100余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其他各类项目100余项,科研总经费700余万元;获得重庆市和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余项。先后成功主办“何其芳国际学术研讨会”“汉学国际前沿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交流会议;编辑出版有《何其芳研究》年刊及《三峡文化研究》(论文集),建设有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重庆师范大学合作)、市级学会“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三峡文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市、校级科研平台,“三峡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群”入选重庆市首批普通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三峡人文数字化应用实验室”获批首批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三峡文化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

学院现设有“两系”(师范系、文秘系)“三办”(党政办、教务办、学工办)。建有大型学科专业图书资料中心1个,三峡文学社等学生社团9个,创办有《三峡风》《三峡文苑》等10余种学生刊物,与万州区及周边各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硬件设施完备,能为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

(最后更新于2025年2月)



地址:博学楼3栋4楼    

电话:党政办公室58102204;学生工作办公室58102360;

学科秘书办公室58105613;教学秘书办公室58105613

版权所有:重庆三峡学院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二段780号 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电话:023-58102204/58130601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