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生活动

学生风采
位置: 学院首页 > 学生活动 > 学生风采 > 正文

榜样力量(十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拟获得者——周旖琦

作者:   时间:2024-11-27   点击数:

周旖琦,2022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师从郭作飞教授。曾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市级银奖,主持市级研究生科研项目1项,获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

春风化雨,星火相传;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周旖琦心中满溢着对导师郭作飞教授深切的感恩之情。在学术上,导师不仅帮助她明确了研究方向,还与其分享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让她紧跟学术前沿热点;在研究方法上,郭作飞教授耐心指导论文撰写,并及时修改和提出指导意见。周旖琦提到,在决定参加“挑战杯”比赛时,导师就实施措施和重点突破等方面给予了专业性的意见,最终确定主题并取得理想成绩。周旖琦说:“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在项目最后的冲刺阶段,师父仍然在给我转发一些有关的政策支持以及解读,让我们的项目有了更丰富的支撑。”郭作飞教授是她亲切的人生导师,也是她在学术道路上的一盏明灯,郭教授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勤奋工作的精神以及对学术的热爱和执着,为她树立了榜样,激励她不断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

秉持初心,勤勉笃行;统筹兼顾,敬业乐群

周旖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始终将服务意识投身于实践之中。在担任文学院研究生会文体与学术部部长时,她兢兢业业对待工作,积极策划举办类型丰富的学术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提升自我的机会与平台。对于繁忙的研究生会工作,她说:“研究生会的工作经常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任务,从筹备到最后收尾都需要兼顾,确实会有压力,但不能存在摆烂心态,要积极面对,解决问题。” 规划先行,效能为王,心绪调和。以此法度衡之,学业与职责同轨并进,成就双丰收。在此过程中,她不仅锤炼出了过硬的专业技能,更收获了弥足珍贵的成长经历。

刮摩淬砺,极深研几;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做一件事就要尽力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作为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生,她在与历史文字的对话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基于此,她制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充实自我,在研究生期间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主持市级研究生科研项目《民国<昌乐县续志>方言词汇研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她不断探索学术前沿,以实际行动触摸历史、爬梳文字,赓续中华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青年最富活力,最具创新潜能。要在科技创新、社会创新等方面发挥作用,做时代的弄潮儿。”周旖琦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竞赛,作为负责人,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校一等奖、市级银奖,重庆市科慧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市级二等奖;作为成员,获得“重庆航空杯”2024年“创青春”重庆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志存高远步步前,勤学善思梦必圆”,这是她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面对世事浮沉,勿忘初衷,抱朴守拙,即使风云变幻莫测,亦应坚如磐石,不动不摇。恰似流水穿石,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愿同学们在学习与生活的旅途中,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终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

文/庞炜琳

地址:博学楼3栋4楼    

电话:党政办公室58102204;学生工作办公室58102360;

学科秘书办公室58105613;教学秘书办公室58105613

版权所有:重庆三峡学院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二段780号 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电话:023-58102204/58130601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