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三峡研究院、文学院携手共赴开州区进行“传承彝海结盟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和刘伯承同志故居。活动由三峡研究院组织,三峡研究院院长王志清、传媒学院章权、申载春、文学院辅导员陈进和文学院少数民族研究生、本科生参与。

上午,社会实践团由学校出发乘车前往“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纪念馆共分为9个展馆,通过展示刘伯承同志生平简介、英勇事迹、文献资料等,再现了一个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刘伯承元帅,同时也让团队成员感悟到革命先烈不畏艰险、不屈不挠、敢闯敢拼的革命家精神。游览过程中,实践团重点重温了彝海结盟的历史,在1935年,红军长征时期,刘伯承带领红军来到凉山彝族地区,彼时,面对当地彝族同胞的误解与防备,刘伯承秉持着真诚与尊重,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在彝海边,以水代酒,歃血为盟,让红军得以顺利通过彝区,继续长征之路。彝海结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重要体现,是不同民族间相互信任、相互帮扶的深刻诠释。

下午,团队继续驱车前往开州赵家刘伯承同志故居,青瓦土墙的茅屋、清贫简陋的陈设承载着刘伯承少时勤耕苦读的精神,生前的各类物品和文献资料体现了刘伯承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无限忠诚、光明磊落的坚强党性,心系人民、艰苦朴素的公仆情怀,一生学习、一生向前的奋斗精神。

返程中,团队师生分享了此次研学的心得体会,学生陶欣宇表示,通过参观刘伯承故居和刘伯承纪念馆深刻了解了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更让我们在思想上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同时,彝海结盟的历史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会和感悟。作为青年一代,要牢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